“限塑令”实行俩月,菜市场布袋子回来了
下午四点半,东城区锡拉胡同13号院居民李金祥照例出门买菜了,戴好口罩、背上背包,李金祥不忘从立柜抽屉里拿出无纺布袋,装到挎包的侧面网兜。每次出门,李金祥总不忘记将布袋装入背
下午四点半,东城区锡拉胡同13号院居民李金祥照例出门买菜了,戴好口罩、背上背包,李金祥不忘从立柜抽屉里拿出无纺布袋,装到挎包的侧面网兜。
每次出门,李金祥总不忘记将布袋装入背包中,以备随时买菜购物使用。
买菜购物自带布袋、拒绝塑料袋,这是今年以来锡拉胡同街坊们的新风尚。今年5月1日起,新版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出台,其中不仅鼓励广大市民践行垃圾分类,还明确重申“限塑令”:超市、商场、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不得使用超薄塑料袋、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。
“垃圾分类得从源头减量,不用或少用塑料袋就是重要的减量行动。”条例一出台,李金祥家也立下了严格的“限塑令”。打开他家客厅立柜的第三个抽屉,整整齐齐摞着一沓布袋子,紫的、绿的、红的颜色各异,无纺布、牛津布、帆布材质不同,细心的李金祥老伴还将这些布袋全部折叠成手掌大小的长方形,布袋多而不乱、便于直接取用。“这些布袋子有的是社区专门发的、有的是买东西赠送的,我们特意保留下来,买菜购物随时用,不怕烂、很能装,用脏了随手一洗接着用,方便又环保。”李金祥说。
李金祥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生人,使用布袋子是他和同辈人的老习惯了。“小时候经济不发达,哪儿还有塑料袋啊,装东西都是打包袱,后来才出现了网兜、布袋。”他至今还记得,小时候家人要上郊区打牛奶,母亲就用几片蓝色的废旧布料缝出了一个布袋,把牛奶瓶一路拎了回来,“那是家庭记忆、也是情怀呢。”他笑着说道。
白领岚枫的买菜包
老人有自己的老例儿,年轻人则有年轻人的时尚。最近,在国贸工作的90后白领岚枫专门从网上购入了一款高颜值买菜包。这款买菜包宽约20厘米、高约50厘米,乍看类似于网上较火的托特包,但材质硬挺、摸起来又不失柔软,双耳竖起可挎可提,买菜购物、野餐出街皆十分吸睛。“卖家说这是树脂材料,通过了食品可接触验证,健康环保。”岚枫说,自己平时喜欢在家做冷餐,所以经常到超市、菜市场选购各种食材,这款买菜包不仅颜值高、能装,拎起来还很省力、不勒手,十分适合年轻人。
在菜市场、商超里逛,布袋子、买菜包正是一道靓丽风景线。近日记者探访丰台区方庄桥、朝阳区青年路等商超,在超市入口旁空地上,一排排市民自带的购物车整齐排列,除了水果区、蔬菜区难以避免的食品塑料包装,过半购物者在结账时都免用塑料袋,而是装入自己随身携带的布袋子里,有的售货员直言“半小时都卖不出一个塑料袋”。
布袋回归是市民自觉、也有赖于各方引导。今年5月以来,顺义区空港街道发起“环保布袋行动”,号召居民们减少使用塑料袋,可用快递箱换取环保购物布袋;西城区大栅栏街道、大兴区林校路街道、通州区玉桥街道等向居民们发放垃圾分类手册、无纺布袋等,鼓励引导居民主动践行分类。
布袋子、买菜包的新风尚,是人们少用一个塑料袋的自觉行动,也将引领着更多人从源头减量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,为我们的城市减负。
1. 北京海淀区垃圾分类“互联网+”模式,年轻人赶不上兑换商品
2019-08-262. 北京“厨余”垃圾准确投放率仅2成,垃圾分类不妨由易到难
2019-08-293. 关于北京垃圾分类的10个问题权威解答
2019-09-034. 北京垃圾管理条例修订:个人不按分类投放拟罚200元
2019-10-155. 600个北京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达标名单
2019-10-176. 北京:酒店、餐饮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
2019-10-217. “限塑令”实行俩月,菜市场布袋子回来了
2020-07-088.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等事项
2020-07-08